张福昌,1956年生于大连市。1982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,1998年6月任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。曾主编过《房地产行政管理》、《合同法》等著作,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1994年曾荣获建设部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。
作为原隶属于建设部的一所建筑类高校,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在管理体制调整后如何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,这是该校党委书记张福昌和其他校领导近一时期研究的重要课题。日前他向记者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时说,首先要了解省情,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。辽宁是工业大省、科技大省,也是建筑大省,城市化水平较高,城市基础设施完备,交通通讯发达,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建设具有较大潜力,这就为我们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。张福昌说,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有很多弊端,规模偏小,单科性院校多,专业偏窄。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,我国这种院校过多的状况很难适应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。从沈阳建工学院来看,多年来主要是为行业建设服务,专业设置主要是土建类专业为主的工科类。由于缺乏学科间的文理渗透、理工结合、多学科交叉,难以形成综合的学科氛围,从而阻碍了新学科的形成和发展,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。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,使我们的思想更解放了,发展的路子更宽了,方向更明确了。
谈到如何抓住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带来的机遇,寻求新的发展,向多科性大学迈进,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,张福昌介绍了沈阳建工学院采取的“上规模、上质量、上层次、上水平、创名校”的“四上一创”战略。他说,辽宁作为建筑大省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,建筑类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,尤其是土木、规划、道桥、市政、工程管理等人才更为缺乏,小城镇建设作为大战略也缺乏人才的支持。为此,我们将通过新校区建设扩大办学空间,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办学条件,按照教育发展纲要的要求,积极挖掘潜力,逐年增加地方急需专业的招生规模,通过研究生教育、本科教育、高等职业教育、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培训等多种形式,构建辽宁建筑教育的新体系,并向万人规模的多科性建筑大学方向发展。张福昌指出,办学水平是一个学校多年的积累,是迈向多科性大学的内涵,它体现了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方向。我们学校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,辽宁缺的是工科院校,我们要以建筑学科为优势,在文、理、农、管(理)等学科上有新的进展。在专业建设上,使强的专业更优,弱的专业变强,新的专业更有特点。沈阳建工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我们应当抓住高校管理体制调整的机遇,通过上规模、上质量、上层次、上水平,确立学校在辽宁和全国的地位,为辽宁建设教育强省,为辽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